2019年6月2日下午,第一期思源保險法專題研討會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廖凱原法學樓舉辦。本次研討會以“保險科技發展背景下的法律制度回應——以UBI車險為樣本”為主題,由中國法學會保險法學研究會、上海交大保險法研究中心、市律協保險業務研究委員會共同主辦,上海交大保險法研究中心承辦,上海律家保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上海恒量律師事務所協辦。來自法院、高校、律所、保險公司等單位的6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本次研討會。
本次研討會開幕式由中國法學會保險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任自力教授致辭。研討會分為兩場,第一場由上海交大保險法研究中心主任、凱原法學院韓長印教授主持。在第一議題“UBI保險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中,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秘書長趙雷、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法官董庶依次作了發言。趙雷秘書長結合UBI車險所涉及的汽修、監管、車商、消費者和保險機構五個利益攸關方,剖析了UBI車險可能帶來的不同影響。隨后,董庶法官進行了評議,其從隱私保護和公共政策兩個方面對于UBI車險可能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見解。
第二個議題為“UBI車險與保險法傳統規則的銜接”。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核保師、中國金融行為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方仲友,和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玉泉作了發言。方仲友副會長分別從汽車產業科技與車險創新、移動互聯與保險科技、保險法律調整三個方面闡述了UBI車險發展的可能性。李玉泉總經理評議,UBI車險最重要的是定價問題,在定價方面應當綜合考慮各方因素,切忌蠡酌管窺。從定價、對價平衡、費用負擔、意思自治保護等方面發表了見解。
第二場研討由任自力教授主持。在第三個議題 “UBI發展背景下我國車險的權利義務重構”中,凱原法學院韓長印教授、上海亞太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金怡鐘依次作了的發言。韓長印教授從一起網約車保險糾紛的公報案例和國內諸多城市的限號限行引出車險定價中的對價失衡問題,探討了UBI車險與對價平衡的關系。隨后,分析了UBI車險在減少告知義務引發的糾紛、改善駕駛習慣、降低事故發生率、促進環境保護、推動車險定價精細化、提高車險行業盈利水平等方面的優勢。結合自動駕駛技術發展背景,一旦自動駕駛技術成熟,產品責任保險將會成為車險發展的主要形式。隨后,金怡鐘總監評議指出,網約車保險問題是當下車險糾紛中的痛點問題,現行車險費率模式對于網約車存在諸多不適之處,UBI車險的引入可以很好地解決該問題。
第四個議題為“UBI車險經營中的信息保護與監管規制”,上海恒量律師事務所律師徐堅、三星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法務總監彭乾芳依次作了發言。徐堅律師提出,UBI車險的發展和推行不僅是保險公司一方的事情,也應與車輛供應商等利益攸關方相互協作。隨后,彭乾芳總監進行了評議,以互聯網信息保護為切入點,指出信息泄露風險同樣會呈現在UBI車險中,但目前我國信息安全法律體系已經基本構建完成,因此UBI車險的發展前景依然是光明的。
在第五議題“比較法視野下UBI車險的制度經驗”中,華東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副院長孫宏濤教授、市律協保險業務研究會委員夏毅斌律師依次作了發言。孫宏濤教授首先指出UBI是車險發展的內在需求,深入介紹了終端設備裝置、動態保費機制、駕駛行為評分機制、信息保護機制、定價機制等UBI車險的具體內容,并表示我國UBI車險應當從法律制度完善、產品研發和市場推廣三個方面推進。隨后,夏毅斌律師進行了評議,對UBI車險的諸多優勢予以肯定,并指出保險監管機構的保守態度對該技術的推行造成的束縛,建議監管部門采取擁抱創新、合理監管的態度。
在閉幕致辭環節,市律協保險業務研究委員會副主任謝賢林律師對本次沙龍進行了總結,本次研討會的UBI車險,毫無疑問是保險法研究的一個前沿話題,其引領創新之意義必然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顯現。希望本次研討會的交流成果能夠對行業實踐、司法實踐發揮一定的指導與輔助作用。